


“河山多美呀,老来乐呵呵……”在书画室里,84岁的欧秋芳老人在纸上这样写道。一大早,欧秋芳就和自己的好闺蜜饶礼凤聚精会神地练习书法,一人练习小篆,一人练习行书,好不惬意。像这样安安静静地练习书法,已经成为了她们每天必不可少的“项目”之一。


“老了也要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嘛,每天写一写字,脑子清醒,也很有意思!”欧秋芳说。
“根据老人们的爱好和文化层次,我们分有书法、阅读、多媒体式唱歌、看电影等,还有免费的针灸理疗、按摩、康复锻炼、麻将、棋牌、手工等,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选择。”毕节市晚晴养老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张莉介绍道。


七星关区晚晴养老养护院是一家集颐养天年、生活照料、康复保健、精细护理、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养老服务机构,占地面积20余亩,共设置有养老床位200多张。除紧急呼叫系统、书画室、棋牌室、医务室等硬件设施齐全外,该养护院作为毕节市书法、美术、摄影协会的创作基地,还举行手工、棋牌、音乐课、书法绘画课、养生讲座等康体娱乐活动,丰富老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在各个功能室里,打麻将、玩扑克、做手工、看电影,年轻的工作人员们作为游戏角色陪伴在老人左右,一幕幕温馨的场景让人触动。
“咱们这位阿姨患有阿尔兹海默症,记不住事儿,我们对她要像哄孩子一样,阿姨喜欢写回忆录,写了好多好多,这边这位阿姨不喜欢拍照,拍照的时候别拍她……”养老院里,每位老人的情况张莉都熟记于心,对于老人们不同的需求和身体情况,院里安排专人照护,满足老人生活及文化精神需求。


到了午饭时间,除了送餐至宿舍的老人以外,选择到食堂就餐的老人们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来到食堂用餐,花菜炒肉、芹菜肉丝、清炖老鸭汤.......一个个丰富的菜肴让老人们连连称赞。
“你看,我都快吃完了,今天吃排骨、老鸭汤,很好吃,我们大家都非常满意!”罗友芬老人边吃饭边乐呵呵地对记者说。


据了解,为保证老人用餐营养和健康,养老机构根据老年人的身体情况制定了专门的特殊营养菜谱。正餐六菜一汤,保证每日早餐、中餐、晚餐及下午茶均不重样,并根据应季蔬菜种类进行菜单调整,在保证老人营养的同时,尽可能丰富菜品口味。
在这里,吃穿住行都有专人照料,老人们住着安心且幸福。2021年,79岁的饶礼凤老人因意外受伤到医院治疗后回家疗养,短暂的离开,竟让她对这里的生活无比想念。


“这里就像是我的第二个家,我愿意到这里来,环境好、空气好、服务好,而且在里生活有规律,他们服务周到热情,像亲人一样。”饶礼凤说,自己有孝顺的儿女,但养老院的生活让她舒心自在,还少了麻烦儿女的烦恼。

临近过年
朱昌镇养老服务中心
已有了浓浓的过年氛围
朱昌镇养老服务中心院长李永会
带着工作人员们忙着腌制猪肉
为过几天熏腊肉做准备

“快过年了嘛,老人们都喜欢吃腊肉,我们今天就去买了一头猪,杀了腌几天准备熏成腊肉,让老人们感受一下过年的氛围。”李永会说。
另一边,老人们有的在下象棋,有的在唱歌,轻松自在。

“我在养老院生活18年了,在里面有吃的有穿的,他们衣服都给我们洗好,很幸福开心。”朱昌镇养老服务中心老人鲁定福说。

老年群体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七星关区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等优势,推动高端医养、旅养、康养机构发展,促进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不断涌现,逐步形成了以社会力量为主体的养老服务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