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一:宫寒一词从哪里来?
“宫寒”一词,最早出现于汉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宫寒经闭,不孕病,温经汤。”此后历代中医论著中都有对宫寒的描述,例如清代《傅青主女科》载宫寒重症,但其实,“宫寒”并不是一个专有病名,通过分析历代古籍的记载,我们可以认为宫寒确实存在 ,“宫寒”表述成一种症状或者疾病发生的机理更为准确。
问题二:“宫寒”会导致不孕吗?郝冬梅不能生也是因为宫寒吗?
现在,我们可以把“宫寒”深入剖析一下,“宫”有广义、狭义之分,“寒”也有实寒、虚寒之别。狭义的“宫”即大家熟知的子宫,广义的“宫”指的是女性生殖系统(子宫、卵巢、输卵管等)解剖及功能的统称。而寒是中医理论中的六淫邪气(风寒署湿燥火)致病因素之一。寒有虚实之分,实寒指饮食贪凉、冒雨涉水、衣着不足等外感寒邪,“外寒”邪气侵入人体,停滞胞宫而导致的寒证,主要表现为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绞痛,常伴月经后错、月经色暗有血块;虚寒指人体平素脾肾阳虚,机体失于温煦,寒邪内生,“内生之寒”凝聚胞宫,常表现为小腹隐痛,月经量多、色淡,出血不止,伴腰膝酸软、四肢不温、小便清长、夜尿频多、大便溏薄等。中医认为,宫寒是妇科生殖系统功能失调的一种状态,它造成的致病原因医学术语常称为“寒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