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江华:“微车间”织就移民“幸福网”

   日期:2025-08-12     作者:coscocoldchain       评论:0    移动:http://uus.keshunxy.com/mobile/news/142.html
核心提示:8月4日,走进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码市镇冯源社区的祥睿电子车间,伴随着机器嗡鸣,数十名工人正有条不紊地进行裁剪、焊锡、检测

8月4日,走进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码市镇冯源社区的祥睿电子车间,伴随着机器嗡鸣,数十名工人正有条不紊地进行裁剪、焊锡、检测、包装电脑排线等各类电子产品连接线的作业,日产能达上万条。

该社区是涔天河水库扩建工程的移民安置点之一。36岁的安置点居民易拾连此前在广东务工,如今回乡务工的工资与在广东相当。“在家里工作挺好的,方便照顾老人和小孩,月收入大概有4000元。”

图片

冯源社区移民安置点(黄春华 摄)

近年来,江华立足县域产业基础,推行“工厂建在安置点、岗位送到家门口”模式,既破解企业“招工难”,又解决移民“务工难”。如今,一个个“微车间”已成为移民群众增收致富的“幸福生产线”,为乡村振兴注入持续动能。

图片

移民易拾连正在进行数据线作业(黄春华 摄)

像易拾连这样的移民,在冯源社区并非个例。该公司2019年入驻社区后,专门开设适应移民技能水平的培训课,从最简单的排线焊接教起,逐步培养出一批技术骨干。祥睿电子的产品包括手机、电脑、打印机等电子产品的数据传输线。

“目前订单已经排到9月份,客户量也相当不错。上半年我们厂总产值在700万元左右,目前这个厂区有七八十人。”祥睿电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树茂说。

“我们社区目前有小微企业11家,单是我们社区就有363人在厂就业,他们的月工资在3000元到6000元之间,解决了村民在家门口就业的大难题。”社区党支部书记曾仁娥说。

图片

微车间一角(黄春华 摄)

2016年以来,因为涔天河水库扩建和高寒山区移民,江华共有水库和高寒山区易地扶贫搬迁近4万名移民搬出大山,搬到移民点开始新生活。为让移民群众“搬得出、稳得住、有就业、能致富”,近年来,江华在沱江四联、涔天河、水口、码市等5个移民集中安置点及移民村共投入移民后扶资金7697万元,用于建设和回购标准厂房5万多平方米。

目前已引进55家企业入驻,以电机、数据线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可提供就业岗位3500个,就业移民人均每年增收3万元。(黄春华 李贻威)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最新资讯
0相关评论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推荐图文
最新资讯
点击排行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