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安全关乎千家万户,但电梯故障维修费用高、日常维保费用分摊难、维修资金使用流程复杂,一直是小区电梯管理的难点。2025年,博兴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率先突破,创新推出“维修资金+电梯保险”模式,将传统“事后维修”变为“事前防控”。
政策破冰:小资金撬动大民生
博兴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突破传统思维,通过引入中国人保等优质险企,以市场化手段首批为花园新城小区的120部电梯投保,每部电梯支付保费约3000元,由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列支,后续费用使用住宅维修资金孳息收益,无需业主二次缴费,即可享受每部电梯每年最高8万元的维修保障费用。
该举措通过小资金,撬动大民生,真正实现了“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群众受益”的良性循环。
全维护航:智检速修织密安全网
对购买“保险”的电梯,由保险公司联合专业机构对投保电梯进行“全身体检”,依托大数据建立电梯动态健康档案,提前排除隐患,实现风险预控;保险公司设立24小时应急专线,故障报修后30分钟内到场,一般维修24小时内完成,大修启动绿色通道,实现快速响应;全年无限次维修,年内累计赔付最高达8万元,彻底解决维修资金不足和耗尽的难题,实现费用兜底。
该模式构建起了风险预控、快速响应和兜底保障的全方位电梯维护体系。
首单实践:从“半月修”到“当日好”
自2025年5月首单在花园新城落地以来,该小区已处理电梯突发故障3起,支付电梯维修款45347元。花园新城小区居民王女士感慨:“以前电梯坏了用维修资金修,又征求意见、又表决,得等半个月。现在当天就能修好,还不用我们自己再出钱了。孩子上学、老人出门,再也不用爬楼梯了!”
根据保险协议,投保电梯可享全年无限次故障维修服务,彻底解决传统维修资金“用时不足、续筹困难”的痛点。
群众点赞:满意度91.6%的民生答卷
为了更好地了解民情民意,博兴县住建局联合第三方机构开展入户调查,结果显示:91.6%的业主在了解“电梯保险”模式后,表示认可;90.3%的业主认为“维修更快、负担更轻”。花园新城小区物业负责人介绍:“过去为筹集维修资金常引发邻里纠纷,现在保险公司直接对接,不仅提高了维修效率,业主关系也更和谐了。”
“小电梯连着大民生,创新机制要让群众看得见变化、摸得着幸福。”博兴县委书记孙战勇在调研时强调,“下一步要扩大保险覆盖范围,探索出一条全县高层住宅全保障的新路子,真正把维修资金用成‘暖心资金’。”
此次创新实践不仅在全市形成了可推广的示范样本,更探索出“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群众受益”的基层治理新模式。下一步随着《博兴县使用住宅专项维修资金购买电梯保险操作指南》的出台,一个更智能、更高效的民生保障体系正在形成,为新时代“品质博兴”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编辑:王梦青 编辑:刘梅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