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难熬了,48小时连遭三重打击:油价恐崩盘+民调暴跌+就业数据极差,谢锋大使点透中美关系现状!
48小时内,特朗普接连遭遇三重打击,仿佛一场政治风暴将他的执政根基撼动得摇摇欲坠。首先,8月3日,中东的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突然宣布增产,这一决定直接拆穿了特朗普试图通过压低油价操控美联储降息的计划。
接着,民调数据显示,认可特朗普经济政策的选民比例跌至37%,创下新低,共和党内部开始出现不满声音。
最后,美国劳工部发布的7月就业数据新增岗位仅7.3万个,远低于市场预期。这三重打击不仅让特朗普的经济政策失去了支撑,也让他的执政能力受到广泛质疑。
OPEC的增产决定显然是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但其间接效果却是帮助俄罗斯稳定了石油收入,削弱了特朗普的经济战略。与此同时,民调的崩塌让共和党内部出现分裂,资深人士公开劝特朗普“收敛行事风格”,避免拖累党派选票。而就业数据的“爆雷”更是压垮特朗普的最后一根稻草,民主党迅速将矛头指向特朗普的关税政策,称其不仅打击了制造业,还拖累了就业市场。特朗普的反应也极具戏剧性,他直接下令解雇劳工部统计局局长,指控其“操纵数据”,暴露了其焦虑和不安。
在内外交困的压力下,特朗普对中俄的态度也出现了明显转变。几天前,特朗普和财长贝森特还在高调威胁对中国加征三位数关税。然而,贝森特突然改口,称中国是“伟大的国家”,并对中美谈判“充满信心”。这种戏剧性的转变显然不是出于真心,而是特朗普政府在内外压力下的权宜之计。中方的态度始终冷静而坚定,既不情绪化回应,也不急于达成协议,而是坚持按自己的节奏推进谈判。7月29日,中美刚刚结束第三轮贸易谈判,中国并未急于谈延期协议,而是继续观察美方表现。这种从容的应对,显然让特朗普感受到了巨大压力。
与此同时,中国驻美大使谢锋的一句话更是点透了中美关系的关键。8月2日,谢锋在与美国马里兰州青少年匹克球队的互动中打了一个意味深长的比喻:“中美关系这个‘大球’,仍需许多‘小球’来推动。”这一比喻让人联想到1972年的“乒乓外交”,当时一颗乒乓球撞开了冻结二十年的中美关系大门。谢锋的讲话点明了关键:中美关系不仅是政府之间的博弈,更涉及民间、企业、学术等多层次的交流。而这些“小球”的作用,正是推动“大球”滚动的关键动力。
谢锋还强调,“中美相处也不能在核心利益问题上踩线越界”。这是对美方在谈判中试图加入地缘政治议题的明确回应。中国的态度非常清晰:谈关税可以,但搞政治绑架免谈。事实上,美国近年来频频打破规则、搞单边主义,从制裁到关税,再到限制中国留学生签证和高科技合作,这种“反复横跳”的操作不仅让中国难以配合,也让其他国家对美国的国际信誉产生了质疑。
48小时内的三重打击不仅让特朗普的政治剧本失灵,也让世界看清了“美式霸权”的局限性。谢锋大使的“小球”比喻,点透了中美关系的关键:规则与理性才是推动“大球”前进的真正动力。未来的中美关系,究竟是合作还是对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特朗普的选择。而这场博弈的结果,不仅关乎两国的命运,也将深刻影响全球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