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梁良公子,欢迎大家关注我,让我们一起学习、一起成长。
不得不说,这部电影真的是太值得看了!它的上映日期曾多次推迟,最初上映时排片也被安排在“非黄金时段”,但凭借口碑的逆袭,这部影片终于迎来了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截至8月6号,票房已突破3.6亿,预计最终将超过5亿,成绩堪称亮眼。
值得注意的是,陈佩斯已经隐退整整32年。今年的暑期档,他凭借电影《戏台》重回大众视野,想必很多观众看到他在大银幕上的身影时,心中都感慨万千,眼眶湿润。陈佩斯不仅是这部电影的导演,还身兼编剧和主演。更有意思的是,他的儿子陈大愚在这部电影中的表现也十分抢眼,他自己都说,电影开拍的当天,正好是陈佩斯70岁的生日:“白天拍戏,晚上还得改剧本,我真的看着心疼。”
父子之间的深厚感情让人感动至深。陈大愚偶尔会对着镜头感叹:“我爸已经三天没有打我了。”这话逗得正在旁边吃面条的陈佩斯笑得合不拢嘴。
陈佩斯作为我父亲的同龄人,真的是非常令人敬佩。“人生七十古来稀”,但陈佩斯却没有选择享受晚年,他选择了为《戏台》付出辛勤的努力。这个年纪的人通常会选择养养鸟、种种花、打打球、钓钓鱼,闲暇时享受生活。但他为了这部电影,依然在坚持工作,虽然累,但也很快乐。
《戏台》改编自同名话剧,历经了十年的精雕细琢。话剧演员虽然能出演电影和电视剧,但电影和电视剧演员却不一定能胜任话剧的表演。曾经有个综艺节目,演员们上台比拼演技,结果那些流量明星们有的表演夸张,甚至在应该严肃的时候突然笑场,简直让评委章子怡忍无可忍。
这部《戏台》虽然是新电影,但背后却有着无数次在舞台上的沉淀,直到今天才走上银幕。电影的背后,不仅仅是一场荒诞喜剧,它更承载着深刻的意义。而每个人对这部作品的理解都会有所不同。
在路演现场,有一位老粉丝感慨道:“终于补上了我欠陈佩斯的一张电影票。”台上的陈佩斯赶忙纠正道:“不是你欠我一张票,而是我欠大家一张电影票。”这句话让在场的观众都感动不已。
对于我来说,陈佩斯是一位非常受大众喜爱的艺术家,我也是在他的小品中长大的。
陈佩斯出生于1954年2月12日,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人,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作为资深的喜剧演员,他的影响力不可小觑,是国家一级演员。1980年,他凭借电影《瞧这一家子》正式进入演艺圈,这部电影也成为了他与父亲陈强的首次合作。
电影《戏台》则是陈佩斯与儿子陈大愚的合作,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也给影迷带来了许多惊喜。1984年,陈佩斯凭借与朱时茂搭档的小品《吃面条》一举成名,那段吃面条的表演成了他身上的“标志”,许多观众每次吃面条都会想起这个经典小品。
陈佩斯是一个天生的喜剧演员,但他拍戏时的认真程度也让人钦佩。在拍摄《戏台》时,他几乎把每一句台词都背得滚瓜烂熟。甚至在化妆的间隙,他都在不停地背台词,这让参演的黄渤感到很有压力,生怕自己的演技拖了后腿。
说到陈佩斯的成长,很多人都不知晓,他在小学到中学时的成绩差得令人咋舌,几乎所有科目都不及格。陈佩斯的父亲陈强对他的教育也曾经无计可施。因为某些历史原因,陈强被打成黑帮,陈佩斯也因此无法继续上学,直到他去了内蒙古插队,度过了人生中一段难忘的四年时光。
那时的生活异常艰苦,很多孩子每天只有两顿饭,早饭接近中午才吃,晚上吃完饭后大多数人早早入睡,怕浪费电或是饿肚子。虽然文化课成绩差,陈佩斯却在运动方面表现出色。他曾在兵团中跳高和打排球,是个体育高手,还曾获得过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的冠军。
1973年,陈佩斯遇到了电影演员田华的引荐,得知八一电影制片厂正在招收新学员,便赶紧去试镜。幸运的是,他成功考入了八一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而这一机会的得来,充满了波折:他曾先后报考过北京军区政治部战友文工团、总政话剧团,但因为父亲的身份问题,都未能如愿。
1980年,陈佩斯与父亲首次合作的电影《瞧这一家子》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获得了文化部优秀影片奖。尽管许多年轻人熟知陈佩斯,但对他父亲陈强的了解可能较少。其实,陈强的演技也非常出色。1950年,他在电影《白毛女》中饰演地主黄世仁一角,演技出神入化,观众对他产生了极大的反感,把他视为“坏人”。这与后来的《还珠格格》中的容嬷嬷给观众带来的影响如出一辙。
成名后的陈佩斯没有被浮躁冲昏头脑,依旧用心演绎每个角色,无论是电影还是小品,他都尽心尽力地为观众奉献作品。特别是与朱时茂的多次合作,虽然已是老经典,但观众总是百看不厌,久久不能忘怀。
另外,1999年,陈佩斯和妻子王燕玲一起当过果农。他们在北京郊外的延庆县井庄镇西三杈承包了一片荒地,开始种植石榴。两年后,这些果树开始挂果,收获了不小的财富,陈佩斯夫妇也用这笔资金重新开办了自己的影视公司。
到了2001年,陈佩斯正式进入话剧领域,取得了空前的成功。
如今,《戏台》依然在持续攀升票房,陈佩斯也表示:“这次将《戏台》拍成电影,融合了话剧的精髓,舞台的张力,电影的镜头语言。形式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作品背后的内涵必须真实。”
这是摘自《人民日报》8月7日第20版的一句话——由我们都喜爱的陈佩斯亲自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