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上海全无人驾驶出租车
正式面向公众运营
媒体在上海浦东金桥的一处上车点
打到了一辆“无人驾驶”车
打开手机小程序输入目的地址,等了3分钟一辆无人驾驶出租车就停在了前方。
坐进车辆后排,系好安全带,再输入手机号后两位,车辆就出发了。记者发现,全无人驾驶出租车的主驾车门和副驾车门乘客不能打开,后排座位设置了远程客服的对话功能,方便乘客了解车况或处置一些特殊情况。
在用户体验上还存在一些不足,车内不能进行手机充电、也不能调节空调温度。
在刚刚闭幕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上海为8家企业正式发放了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营牌照。此前,上海也发放过无驾驶人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许可。从“示范应用”到“示范运营”,虽然只有两字之差但突破却很大。“示范应用”可以上路测试但不能向用户收费,这次新一批的“示范运营”牌照则意味着,无人驾驶跨出了商业化的一步。
同时,此次获得牌照的企业,可以在试点区域运营“主副驾无人”汽车,也就是“真正意义上的无人驾驶”。此前上海已有的试点无人驾驶的区域和车辆,比如嘉定区,主驾或副驾起码有1人。
价格方面,无人驾驶出租车起租价每3公里14元,超过3公里的部分每公里2.7元。运营时间从每周一至周五,早上7点半到晚上9点半。
记者在乘坐时发现,当前方车道被大车停车占用后,全无人驾驶出租车也能灵活处理。企业公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车上有7个摄像头、4个激光雷达,若干个毫米波雷达,它们组成了360度的感知设备,比人的眼睛和耳朵感知更丰富,最繁忙的交通路况能实时监测到路面500个行人的行动轨迹。
目前,各地都在纷纷加码、推进无人驾驶出租车的发展,这一发展不光是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延伸,对于带动人工智能+也有着重要意义。另外,无人驾驶可以更好满足大规模人口出行需求,对解决城市未来交通出行挑战也将有所帮助。
你愿意尝试吗
评论区留下你的想法
来源 上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