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31日,俄罗斯国防部宣布,其“南部”集群部队完全控制了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的重要节点——恰索夫亚尔。
这一胜利标志着俄军在乌东地区的攻势取得突破性进展,为下一步进攻红军城奠定了基础。
而红军城的战斗,不仅是军事上的较量,更揭示了乌克兰内部贪腐问题对战局的深远影响,甚至可能导致军事顾问深陷险境。
红军城位于乌东地区的核心地带,是重要的物流枢纽,拥有6条高速公路和5条铁路交汇点,其战略地位不言而喻。
俄军显然深知这一点,迅速调整战术,通过敢死队和无人机的协同作战,对红军城展开了合围攻势。
俄军敢死队利用红军城复杂的矿井隧道网,成功渗透至城市中心,接近火车站等重要节点。与此同时,俄军无人机全天候侦察和打击,使得乌军的防守面临巨大压力。
据公开数据显示,俄军在7月份累计发射了6297架无人机,是去年同期的14.7倍。
这些无人机不仅用于侦察,还能精准打击暴露目标,进一步压缩乌军防守空间。
然而,乌军在红军城的表现却暴露出国防采购领域的严重问题。
8月2日,乌克兰国家反腐败局通报了一起涉及无人机和电子战设备采购的重大贪腐案件。
涉案人员包括议员Oleksii Kuznetsov、前卢甘斯克州长Serhii Haidai及其他相关负责人。
这些官员在采购合同中收取高达30%的回扣,导致实际交付的设备数量严重不足,甚至出现劣质产品。
例如,部分无人机的电子元件存在缺陷,无法正常使用;电子战设备的性能也远低于合同要求。
这些问题直接削弱了乌军的侦察和反无人机能力,使其在红军城战斗中处于被动局面。
更令人担忧的是,乌克兰的贪腐问题可能让北约军事顾问陷入险境。
据悉,自2025年初,北约秘密派遣数百名军事顾问伪装成雇佣兵进入乌克兰,协助指挥作战。
然而,随着红军城战局恶化,这些顾问被困于地下掩体,面临着被俄军围歼的风险。俄军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亲赴前线指挥,集结11万大军围攻红军城。
无人机、火炮和敢死队的协同作战,将乌军和北约顾问的生存空间压缩到极限。对于北约而言,这不仅是军事上的困境,更是外交上的尴尬。
红军城战局的变化,也对国际地缘政治格局产生深远影响。俄军的战术升级和乌克兰内部问题的暴露,凸显了这场冲突的复杂性和长期性。
北约的直接介入使得冲突国际化,而乌克兰的贪腐问题又让外部援助变得更加困难。
对于俄罗斯来说,一旦拿下红军城,将进一步巩固其在乌东地区的控制,为未来的谈判赢得主动权。
而对于乌克兰来说,如何解决内部问题、重建盟友信任,将是决定其未来命运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