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网红出来炮轰刀郎了!这回是个自称"音乐大师傅"的90后,还真敢说啊!
前两天,一个叫"音乐大师傅"的视频博主火了。他说啥呢?说刀郎的音乐就是一坨屎!还说刀迷都是吃屎的!这话说的,真是太狠了。
不仅如此,这位"大师傅"还嚷嚷着音乐是用来教育人的,不是娱乐。他觉得学了音乐,人生就能变得幸福。听着像在吹牛,是不是?
这位"大师傅"到底是何方神圣?看介绍是个全才:会写歌、会唱歌、会教学,样样精通。要真这么厉害,咋没听说过呢?
说实话,这种言论真让人无语。音乐就非得教育人吗?那相声和小品是不是也得教育人啊?
想起郭德纲曾经说过,相声主要是搞笑。赵本山也说,春晚就是让老百姓放松一下。难道他们都错了?
其实吧,艺术形式多种多样,各有各的特点。有教育意义的,有纯娱乐的,哪有非黑即白的事儿啊?
刀郎的音乐,确实不是什么高雅艺术。但它打动了那么多人,总有它的道理吧?
再说了,喜欢什么音乐是个人自由。你不喜欢可以不听,何必骂得那么难听呢?
这位"大师傅"的言论,说白了就是在哗众取宠。可惜啊,这种方式真的很low。
音乐人应该尊重每一种音乐风格,尊重每个人的选择。这才是真正的音乐素养。
话说回来,为啥这么多人喜欢刀郎呢?他的音乐到底有啥魅力?咱们来聊聊:
接地气:刀郎的歌词朴实无华,唱的都是老百姓的生活。听着亲切,感同身受。
真情实感:刀郎的歌声沧桑深情,听着就觉得他在倾诉自己的故事。这种真实打动人心。
旋律朗朗上口:虽然不是什么高级作曲,但旋律简单好记,朗朗上口。
独特的嗓音:刀郎的声音很有特点,沙哑中带着温暖,让人过耳不忘。
草根形象:刀郎给人的印象就是个质朴的大叔,这种形象很容易引起共鸣。
看来,刀郎的音乐之所以受欢迎,正是因为它接近生活,接近普通人。
那么,音乐到底是用来教育人的,还是娱乐的呢?其实,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
音乐的功能是多元的。它可以教育人,也可以娱乐人,还可以抒发情感,传递文化......
不同的音乐,有不同的特点和价值。就像不同的菜,有不同的口味和营养。
有人喜欢高雅的古典音乐,有人喜欢热闹的流行音乐,这都无可厚非。
重要的是,音乐能给人带来快乐和感动。只要不违法乱纪,何必苛求那么多呢?
说到底,这位"音乐大师傅"的问题在于,他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这种做法,真的很不可取。
作为一个音乐人,应该有更开放的心态。欣赏不同风格的音乐,尊重他人的选择。
再说了,你要批评可以啊,但是用词能不能文明点?说人家作品是屎,这也太难听了吧?
这种言论,只会让人觉得你素质低。真正有水平的人,从来不会用这种方式表达。
回想起来,娱乐圈里这种事还真不少。有些人为了出名,什么话都敢说。
可是啊,靠贬低别人来抬高自己,这招早就过时了。现在的网友们可都精着呢。
与其这样哗众取宠,不如真正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好好创作,用作品说话,才是正道。
说到底,音乐是用来欣赏的,不是用来互相攻击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品位,何必强求一致呢?
刀郎的粉丝们,也不用太在意这种言论。喜欢就继续支持,不用理会这些噪音。
对于那位"音乐大师傅",建议好好反思一下。想出名可以,但请用正确的方式。
总之啊,这事儿给我们的启示就是:做人要善良,说话要谨慎。尤其是公众人物,影响更大。
音乐是美好的东西,不该被这种争议玷污。让我们回归音乐本身,享受它带来的快乐吧。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音乐无高下,只有喜好。善待每一种音乐,也是善待我们自己。